2025年05月21日
微信

非虚构写作 | 几经浮沉终成“穷传道”(二):刀光剑影与回归平淡

作者: 舒念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5年05月20日 19:15 |
播放

续:非虚构写作 | 几经浮沉终成“穷传道”(一):人生初变与误入歧途

第三章 刀光剑影——当了古惑仔混起了黑社会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与香港、澳门隔海相望的深圳、珠海相继由县城规划成为了地级市,并被国务院设为了经济特区,自此原本的小渔村开始飞速地发展了起来。高楼大厦蹭蹭地拔地而起,铁路也一条条地铺设了开来,良好的招商引资政策再加上毗邻香港、澳门的优越地理条件,吸引了大批量的企业家和资本在这里兴建起了企业和工厂,也为数百万人提供了就业的机会。

二十一世纪零零年代正是广东工作机会浩如烟海的时候,去广东打工也成为了一种流行趋势,不少人干着往广东工厂介绍工人的活计。以撒也考虑着和其他人一样,踏上去往广东打工的旅程。不过,由于当时他的年龄还不到十八周岁,他无法让人介绍他去工厂打工,他便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把自己身份证上的出生年份改了。

当时所使用的身份证还属于一代身份证,是采用印刷和照相翻拍技术与聚脂薄膜塑封而成的。他想办法拿走了父母二人中一人的身份证留为备用,用剪刀将其塑封剪开,再用一个薄薄的美工刀一点一点地将身份证的纸张剖开,分成几层,再将自己的身份证用同样的方式操作下来。他用备用身份证上已有的数字裁好贴在自己身份证原有的出生年份上,刚好把自己的出生年份改成了那年年满十八周岁的年份,再拿去照相馆塑封一下,大功就告成了。

拿着新鲜出炉的身份证,以撒给了介绍人一千多元,便顺顺利利地进入了工厂开启了打工生涯。工厂打工的生活无疑是辛苦的,法定假期的时候还要加班加点的工作,虽然工资倒是三倍,但也有人受不了。和他一起进入工厂的老乡就是其中之一,因为不想加班工作想要出去玩,和工厂的顶头领导“线长”因为请假的事情就吵了起来(工厂管理他们的人被他们叫做“线长”)。老乡蛮有个性地甩头就走了,在街上混了起来,天天食不果腹的,动不动就找以撒借点钱,最后实在混不下去又重新回到了工厂打工。

眼瞅着老乡悲惨的经历,他就不太想要到外面去混,因为是真不好过啊。这时在他身边出现了一个来自珠海混过黑社会的“老八”。老八人如其名,在珠海混社会的时候一共结拜八个,他排行老八,人称“老八”。他天天在以撒的耳边灌输一些诸如“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的想法,还成天地对他说,以前在珠海混社会的时候,那日子是多么逍遥……

每到晚上,他们就一起熬着大夜通宵看电影《古惑仔》。说起这部系列影片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哪怕你没看过这部系列电影,你总是会听过。九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零零年代的这一二十年,“古惑仔”几乎成为了每个男孩在成长道路上绕不过去的词。这部香港系列电影在地下录像室里不知不觉间便红遍了大江南北,也对少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少人向往着如同古惑仔似的——为兄弟两肋插刀、能动手解决问题就绝不逼逼的为人处事方式。

以撒和老八便是其中之二,每次看了电影,老八都会自豪地说:“看见没,我们在珠海的时候就——这——样。”以撒在老八和电影的影响下越来越觉得这很酷啊。

到了月底终于发了工资,以撒迫不及待地拿着钱买了人生当中的第一部手机——诺基亚8310。手机到手玩了一个多月,有一天他和工友出去一起压马路的时候,就被人抢了,还被打了一顿。这件事让他心里一直窝着一股火,自己辛辛苦苦赚到的钱、买的手机,却被他人给抢走了!他不想再在工厂一直这么窝窝囊囊地活着了。他和老八商量着想一起出去混,正好老八一直想出去干他在珠海的老本行,二人合计着就达成了一致。

他们思量着,那就出去打一次劫,壮壮胆吧。这一天,他们沿着街边向前走,远远地望到人行道对面的马路上走过来了两个人。他们二人对望,彼此用眼神暗示着对方要不就劫一下,就对面走过来的那两人了。眼看着对面那两人一点一点地靠近了过来,以撒和老八两人小心翼翼地注视着他们,只等那两人走进的时候就动手。可还没等到他们动手开抢,就见那两人已经抽出了明晃晃的刀子来抢劫他们。嘿,你说巧不巧,打劫小白遇上了打劫的老手了!

以撒看这架势,再一瞅那白森森的刀子,原本建立好的胆子也被他们用刀子戳破了。钱包、手机、所有的东西都被他们劫走了。怂过了一次的他坚决不要在工厂继续待下去了——你说,好好上班吧,被人抢劫;你说,出去打劫吧,还是被人抢劫。他立志一定要去混社会混出个名堂来。

从工厂走出来的他备尝艰苦,饿过肚子、纹过身,也打过家、劫过舍,还认识了不少道上的朋友。随着人认识得越来越多,他的队伍也逐渐发展壮大了起来。在他的队伍里,帮助他人摆平事端是最常见的一种营生,而且他们不会收取任何的费用就会帮助对方解决问题。

比如,如果有两个人闹了矛盾,双方无论是正义的一方,还是非正义的一方,只要有一方找到以撒他们,他们都会出面帮忙解决问题。假设小刚和小明闹了矛盾,而小明找到了以撒他们平事。小明只需要提供小刚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电话、地址等。在月初或是月底,他们就会找上小刚,告诉他最近摊上事了,如果他能够在规定的时间之内拿出多少钱来,这事就算了;如果他拿不出钱来,那他就会受到皮肉之苦。

再比如,如果小刚和小明产生了一些利益纠纷,小刚欠了小明的钱却不还。若小明找到他们,他们就会帮助把钱要回来。要回来以后,他们会和小明在一起商量这钱怎么分,到底是四六分还是三七分。

那时广东的溜冰场也很多,他们也承接了一些溜冰场的看守工作作为营生,说白了就是收了保护费帮助溜冰场的老板平事。一旦溜冰场出了什么事情,完全不需要老板出面,他们就会帮助老板把事情都给摆平,摆平以后人就撤了。

渐渐地,他手里也有了钱,他便念叨着做点什么。于是,他就开了一个大排档,一开始他把做生意想得很简单,刚开张的时候总要亲力亲为,等铺子逐渐稳定了起来再交给其他人做也不迟。可没想到,开张了一个星期便有人过来找事。那人说,他做的东西不新鲜,话里话外的意思是想要免单。而以撒却觉得他就是在找茬,那他找到自己头上了,那不就是在太岁头上动土吗?他当即就和那人争执了起来。

正争执的时候,他才发觉那人是有备而来的,很可能是因为之前结过的梁子故意来找茬的。正吵吵着,他们就来了几十号人,上来就是一顿拳打脚踢、刀枪棍棒。他完全毫无准备,带着五六个人被打得落花流水。

跟着他的其他人打不过倒是可以逃,但既然对方的目标是他,他就断不可能逃得掉,被打得极其严重、面目全非,甚至他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了。他的眼睛肿得那么老高像一个灯泡似的,只剩下了一条缝,勉强能看到些东西;脑袋上也挨了一刀,差点被人开了瓢,好在还留了一条命。

挂着彩,他跑到了一个小诊所,包扎了一下,就躲了起来。躲起来的那些日子,他开始对自己的人生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反思:平常自己结交的那些朋友到底去了哪?!为什么等到事情平息了,过去了很久,那些结交过的兄弟和朋友才再次出现在他的身边?这样的事实摆在他眼前,让他伤心不已。他想这并不是他以后的人生要走的路,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他的命早晚有一天要没。

第四章 回归平淡——告别黑社会重返工厂

“我要和过去告个别,”以撒想:“我要重新找一个安分的工作做下去。”

没有良好的学位学历,也没有一门上手的技术手艺,更没有够硬的家庭背景,“三无”一词恰如其分地概括了他那时的现状和履历。他思忖着,那他就找一个最苦、最累的工作学一门技术。他就找到了一个磨具厂,可以学习如何使用数控机床来做磨具,并成为一名技术员。

磨具厂实行的工资制度是压两个月的工资,也就是说如果你工作了三个月在第三个月的月底才能得到第一个月的工资。而作为什么也不会的小白,以撒每个月只有两百元的工资。为了可以在工厂老老实实地待下来、待住,他花光了身上所有的积蓄,还在进工厂前将自己的头发全部都剃掉了,成了一个秃头,在加上身上大片的纹身,这一下堵住了他所有离开工厂的路。即便他想离开工厂,一个光头头上还有一条显目的疤痕,身上纹着大片的纹身,哪有人敢招他工作呢。

没有钱的那三个月对他来说可真是苦啊。转眼三个月即将过去了,广东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冬天,那薄薄的毯子盖在身上就和没盖没有什么两样,真是透心凉啊,他只能蜷缩成一个婴儿一般睡在床上。直到他委实是受不住了,才开始和工友借钱买了一个厚毯子盖在身上。工厂教他技术的师傅虽然不知道他是干什么的,但看他那一副不是什么好人的模样,对他向来也毫不客气的。这一切的一切他都忍气吞声默默地忍了下来,就等着学成一门技术。

又过了半年,他终于学成了。他就和老板说要跳槽,老板一听就给他从一个月两百元的工资,直接涨到了一个月一千元的工资。待了几个月,他又想,不行,他还是得跳槽,这个工资确实是太少了。他已经掌握了这门技术,无论他到哪一家工厂应聘,他相信都能有一个比较不错的薪水。

而随着经济特区的建立,深圳迅猛地发展了起来。在深圳,光是电子信息这一类高科技产业,就已经汇集了近3000家相关企业在深圳安营扎寨,其中就有生产手机、DVD、音响的厂家。他们的产业链当中都需要不少懂磨具开发、会3D编程的技术员,工作的机会犹如雨后春笋一般。于是,以撒就跳槽来到了深圳。

刚到深圳的时候,他没敢要太多的工资,只张口要了3000元一个月;两个月过后,他又跳槽到了另外一家工厂,获得了一个月5000元的工资;像这样,他越跳槽所得到的工资就越高。到零零年代末期,他已经可以拿到一个月7000-8000元的工资了,在当时已经是非常高的工资了。

然而这么好的待遇没有维持多久,全球经济危机就爆发了。受到全球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经济局势的影响,深圳也难幸免于难。深圳是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它的出口业务是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经济危机期间全球贸易量都在萎缩,这直接导致了深圳的出口业务受到极大的影响。此外,各个企业和个人的投资意愿也明显下降,这使得许多企业和工厂不得不开始裁员,而试用期内的人员成为了他们重点的裁员对象。

试用期内的人员若是被裁员了,一般的企业和工厂是不需要给予其赔偿,这样的裁员方式是最简单、纠纷最少、性价比最高的一种方式了。不幸的是,像以撒这样总是在跳槽的人——从来都是在试用期以内的——就成了他们的裁员对象了。经历了一个经济危机,他就成了一个没有工作的人,只能怊怅若失地回到了家乡。

(未完待续……)

图片来源(Image Credit)Ben White via unsplash.com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